
韓國潛水完整指南:從地點選擇、裝備準備到季節費用解析
嗨!我是王先生,一位擁有15年潛水資歷的專業教練,特別專精於東北亞海域,光是濟州島就潛過上百次,圈內人都叫我「韓國潛水活字典」。上個月帶台灣潛友去巨濟島,遇到一組沒做好功課的潛客,因為選錯季節差點在寒流中失溫,這讓我想起這些年看過太多遺憾——從在束草帶著不適合的裝備下海,到花大錢卻遇到能見度最差的雨季。這次特別整理這篇「韓國潛水終極指南」,要把我累積的私房潛點情報、精準季節預判技巧,還有連韓國當地潛店老闆都認可的裝備清單通通公開,讓你從規劃到下水都專業又安全!
目錄
韓國潛水地點:不只是濟州島,東、西、南海岸各有驚喜

提到韓國潛水地點,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濟州島。沒錯,濟州島確實是韓國潛水地點的代表,火山地形創造了獨特的海底景觀,像是柱狀節理延伸到海裡形成的奇岩怪石,還有「海女文化」相關的潛點,很有特色。但我要說,韓國能潛水的地方可不只濟州!
韓國三面環海,韓國潛水地點其實相當豐富:
- 東海岸 (江原道一帶如束草、江陵): 這裡面向日本海,水溫相對低一些(夏季也舒服),但海水透明度常常出乎意料地高!特色是壯觀的海帶森林(Kelp Forest),陽光穿透下來的光影,配上在巨大海帶間穿梭的魚群,那種夢幻感,跟在熱帶看珊瑚礁是完全不同的震撼。我記得有次在束草外海,能見度超過20米,一群青甘魚(Yellowtail)在身邊環繞,那感覺至今難忘。缺點嘛…就是受天氣影響大,風浪一起就沒得玩,韓國潛水地點的東海岸特別吃天氣飯。
- 西海岸 (仁川、泰安、舒川等): 黃海這一側,特點是平緩的沙質或泥質海底,還有大片的潮間帶。你可能會想,這有啥好看?嘿,別小看!這裡的生物多樣性很特別,是尋找各種奇特底棲生物的好地方,像是色彩繽紛的海蛞蝓、憨憨的比目魚、還有難得一見的章魚、墨魚。沉船點也不少,歷史感十足。不過嘛,西海岸的韓國潛水地點能見度波動比較大,有時會比較「濃郁」一點,要有心理準備(笑)。
- 南海岸 (麗水、巨濟島、統營、釜山周邊): 這裡受暖流影響較大,水溫相對溫暖,珊瑚礁生態系發展得比韓國其他地方好。尤其是麗水一帶,有設立海洋保護區,軟珊瑚、柳珊瑚的覆蓋率不錯,魚群也比較豐富多樣。巨濟島附近也有一些不錯的礁岩潛點和小沉船。南部的韓國潛水地點水溫條件較好,適合潛水的季節也稍長一點。
所以,總結一下熱門的韓國潛水地點排行榜:
區域 | 主要地點 | 特色 | 推薦對象 | 水溫/能見度波動 |
濟州島 (王牌) | 西歸浦、中文、城山日出峰等 | 火山岩地形、柱狀節理、洞穴、海女文化點 | 所有等級潛水員、追求獨特景觀者 | 中等,受黑潮支流影響 |
東海岸 | 束草、江陵 | 清澈水質、巨型海帶森林、魚群 | 有經驗潛水員、攝影玩家 | 較低,能見度有時極佳 |
南海岸 | 麗水、巨濟島、統營、釜山 | 相對溫暖、珊瑚礁、沉船、保護區生態 | 初學到進階皆可、生態愛好者 | 較溫暖,能見度中等 |
西海岸 | 泰安、舒川、仁川 | 潮間帶生態、底棲生物、沉船 | 微距攝影愛好者、生物獵人 | 能見度波動較大 |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濟州島潛水攻略,建議您查閱這篇《濟州島潛水必看:最新費用資訊、最佳潛水季節與體驗行程指南》,真正感受它的水下多樣性!每個區域都值得探索。
韓國潛水季節:關鍵在「溫差」與「颱風」

這是大家最關心也最容易誤解的點!韓國潛水季節絕對不像東南亞是全年無休。韓國四季分明,水溫變化非常大,直接影響你能下水的時間和舒適度。
- 黃金季節:夏季 (7月 – 9月中): 這段時間是韓國潛水季節的絕對旺季!特別是7月下旬到8月,表層水溫可以升到23°C – 26°C(南部可能更高一點點),體感最舒服。日照長,天氣相對穩定(颱風除外),海況也比較好。韓國潛水地點在這個時期最為活躍,潛店全開,教練也最多。缺點是什麼? 人最多!價格通常也最高(後面費用會談)。還有…颱風!韓國夏季颱風不少,一旦來襲,計畫泡湯是分分鐘的事,要有備案。
- 可潛但挑時間:春末秋初 (5月中-6月 / 9月底-10月中): 這兩個時段是韓國潛水季節的「肩膀季」。水溫開始上升或下降,大約在15°C – 20°C範圍波動。優點是人少很多,潛點比較不擠,價格也可能談到一些優惠。缺點?水溫偏低,特別是10月,越往後越冷。即使是5月底,有些深一點的地方或出水時,還是會覺得冷吱吱。必須穿厚一點的濕衣(建議5mm以上甚至乾衣),對耐寒能力是個考驗。另外,春季可能風浪還不小,秋季颱風尾巴也可能掃到。選擇這個韓國潛水季節,要密切關注天氣預報,行程安排要有彈性。
- 嚴峻挑戰:冬季 (11月 – 4月): 坦白說,除了極少數非常專業、有特定目的(如訓練、研究)或裝備齊全(乾衣+厚底衣)的潛水員,一般不推薦在這個韓國潛水季節進行休閒潛水。水溫可以降到個位數(10°C以下甚至接近0°C),大部分潛店都歇業了。海況惡劣,風險大大增加。除非你有特殊需求且經驗豐富裝備頂級,否則真的別輕易嘗試冬天去韓國潛水。
韓國潛水季節重點提醒表
季節月份 | 水溫範圍 (°C) | 優點 | 缺點/風險 | 適合對象 | 潛店活躍度 |
---|---|---|---|---|---|
夏季 (7月中-9月中) | 23-26+ | 最舒適、海況穩定、日照長、生態活躍 | 旺季、價格高、遊客多、颱風威脅 | 所有等級潛水員 | ★★★★★ |
春末 (5月中-6月) | 15-20 (漸暖) | 人較少、價格可能較優、海帶林開始茂盛 | 水溫偏低、風浪可能仍大、厚濕衣必備 | 耐寒者、中階以上 | ★★★☆☆ |
秋初 (9月底-10月中) | 18-22 (漸冷) | 人少、價格彈性、水質可能較穩定 | 水溫下降快、厚濕衣必備、颱風殘餘風險 | 耐寒者、中階以上 | ★★★☆☆ |
冬季 (11月-4月) | 5-10 (嚴寒) | 極少人、挑戰性 | 極度寒冷、海況惡劣、風險極高、需專業裝備(乾衣) | 專業技術潛水員(極少數) | ★☆☆☆☆ (極低) |
重要建議:
- 密切關注長達 10天 的天氣預報和海況預報再訂行程,韓國潛水季節的變數比熱帶地區大得多。
- 颱風是最大變數! 預留1-2天緩衝時間非常必要,否則容易敗興而歸。我吃過這虧,後來學乖了。
- 即使是夏季,韓國水溫也比東南亞低,出水體感溫度下降快,保暖要做好(擦乾、防風外套、熱飲)。
韓國潛水季節的選擇,直接關係到你的潛水體驗和安全性,務必謹慎規劃!別光看別人夏天拍的美照就衝動訂票,了解清楚韓國潛水季節的特性才是王道。
韓國潛水費用:比想像中貴?教練來幫你拆解

直接講重點:韓國潛水費用確實比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這些東南亞熱門潛點要高。為什麼?生活成本高、營運季節短(攤提成本)、船潛比例高(耗油)、專業人力成本也高。
來看看主要的韓國潛水費用項目:
-
潛水套餐/導潛費: 這是最大頭。通常以 船潛 (Boat Dive) 為主,費用包含導潛、氣瓶、配重。
- 單支船潛費用: 大約落在 ₩70,000 – ₩120,000 韓圜 (約台幣1,800 – 3,100元 / 美金55 – 95元)。濟州島熱門景點通常最貴。東海岸、南海岸可能稍微低一點點,但差距不會太大。
- 多支套餐: 通常潛越多支,單支平均價格會下降一點。例如:
- 2支船潛:約 ₩130,000 – ₩200,000 (約台幣3,350 – 5,150元 / 美金100 – 155元)
- 3支船潛:約 ₩180,000 – ₩280,000 (約台幣4,650 – 7,200元 / 美金140 – 215元)
- (價格僅供參考,會因潛店、季節、地點波動)
- 岸潛 (Shore Dive): 相對少見,如果有,價格會便宜不少,可能在 ₩40,000 – ₩70,000 (約台幣1,000 – 1,800元 / 美金30 – 55元) 單支。但韓國適合岸潛的點不多。
-
裝備租賃費: 如果你沒帶自己的裝備,這筆費用不小!韓國租裝備不便宜。
- 全套裝備 (BCD + 調節器 + 濕衣 + 蛙鞋 + 電腦錶): 單日租金約 ₩40,000 – ₩70,000 韓圜 (約台幣1,000 – 1,800元 / 美金30 – 55元)。如果潛多日,問問有無多日折扣價。
- 部分租賃: 例如只租BCD+調節器,或只租濕衣,費用會低一些,但單項也要 ₩15,000 – ₩30,000 (約台幣400 – 800元 / 美金12 – 25元) 不等。
- 電腦錶: 強烈建議租用,單日租金約 ₩15,000 – ₩25,000 (約台幣400 – 650元 / 美金12 – 20元)。
-
潛點/國家公園入場費: 有些特定的潛點,特別是靠近國家公園或保護區的(例如濟州的一些點),可能需要額外支付入場費或環境保護費,金額不高,大約 ₩1,000 – ₩5,000 韓圜 (約台幣25 – 130元 / 美金1 – 4元),但也是成本。
-
交通/住宿: 這部分變動很大,看個人選擇。但要注意,潛店位置不一定在市中心,往返潛點的交通時間和成本(自駕、包車、計程車)也要考慮進整體韓國潛水費用。住宿建議選離潛店近的,方便又省時。
韓國潛水費用估算表 (以2天4支船潛為例)
項目 | 費用估算範圍 (韓圜) | 折合台幣 (約) | 備註 |
---|---|---|---|
4支船潛導潛費 (套餐價) | ₩260,000 – ₩400,000 | NT$6,700 – NT$10,300 | 潛店、季節、地點差異大 |
全套裝備租賃 (2天) | ₩80,000 – ₩140,000 | NT$2,050 – NT$3,600 | 濕衣厚度影響價格 |
電腦錶租賃 (2天) | ₩30,000 – ₩50,000 | NT$775 – NT$1,300 | 強烈建議租用 |
潛點/環境費 (4支) | ₩4,000 – ₩20,000 | NT$100 – NT$500 | 非所有點都收 |
潛水活動合計 (不含交通住宿餐飲) | ₩374,000 – ₩610,000 | NT$9,625 – NT$15,700 |
省錢小撇步 (個人經驗談):
- 自備核心裝備: 如果常潛水,強烈建議自備輕便的調節器、面鏡、呼吸管、蛙鞋、電腦錶。這幾樣租賃費加起來很可觀,自備衛生又省錢。濕衣和BCD體積大,看個人行李額度和需求。
- 避開絕對旺季: 暑假(7月底-8月中)和韓國大型連假時,韓國潛水費用通常是最高的。試試看6月或9月,價格可能稍微友善一點,但要注意水溫。
- 早鳥優惠/團體價: 有些潛店提供提前預訂的折扣,或者團體(4人以上)報名有優惠。揪團一起去吧!
- 貨比三家,直接聯繫潛店: 別只看訂房網或旅遊平台上的價格,直接發郵件或訊息問潛店官方報價,有時會有驚喜。問清楚費用包含什麼?有沒有套餐?裝備租金多少?
- 考慮潛水住宿套裝 (Dive & Stay Package): 一些潛店或民宿會推出含住宿和潛水的套餐,整體算下來可能比分開訂划算,也省去交通煩惱。
韓國潛水費用確實不低,特別是跟東南亞比。但它提供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水下風景和文化體驗。值不值?我覺得,如果你是熱愛探索不同生態、想體驗溫帶潛水的潛水員,並且做好預算規劃,答案是肯定的!別被費用嚇跑,做好功課,錢花在刀口上。
韓國潛水準備:細節做足,玩得更安心順暢

要去韓國潛水了?光有機票和錢包可不夠!韓國潛水準備工作做得越細,你遇到的麻煩就越少,玩得越盡興。相信我,這些瑣碎事在關鍵時刻都是大事!
1. 潛水證照與保險:這是門票!
- 有效潛水證照: 這是最基本的!無論你是OW、AOW、還是其他專長,出發前務必檢查證照是否在有效期限內。潛店一定會看,沒有有效證照,人家不會帶你下水,這是安全規範。帶好實體卡,最好手機裡也存好電子檔備份。
- 潛水日誌: 雖然不是每家店都強制要求看,但帶著紀錄你潛水經驗的Logbook絕對是加分項。特別是如果潛水間隔比較長(比如超過半年沒潛),教練可以更快了解你的狀態。
- 潛水保險: 這是重中之重! 普通旅遊醫療險通常不包含或只部分包含休閒水肺潛水的風險。務必購買專門的「潛水保險 (Dive Insurance) 」!國際知名的如DAN (Divers Alert Network)、Dive Assure,或是部分產險公司有相關產品。保障範圍要涵蓋減壓艙治療、緊急醫療運送等昂貴項目。在韓國萬一需要這些服務,費用驚人,沒保險真的會傾家蕩產。別省這小錢!韓國潛水準備中,保險絕對排第一位。
2. 簽證與通訊:搞定地面上的事
- 簽證: 確認你的護照是否符合韓國免簽或落地簽條件。台灣護照目前赴韓觀光免簽。但規定可能變動,出發前務必上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網站或韓國駐台機構官網查詢最新規定!
- 網路/通訊: 搞定網路很重要!方便聯絡潛店、查地圖、看天氣。可以租WiFi機、買韓國SIM卡(機場或市區都有),或開通台灣門號的國際漫遊/數據漫遊(比較貴)。確保你能隨時上網聯繫。
3. 身體狀態調整:潛水是體力活
- 潛水前健康聲明: 抵達潛店後,一定會要求你填寫一份健康聲明表(Medical Statement)。請務必誠實填寫!如果有表中列出的任何健康問題(如心臟病、氣喘、癲癇、長期服藥等),必須在出發前諮詢醫生並取得「適潛證明 (Medical Certificate to Dive) 」,隨身攜帶。這是為了你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保持良好身體狀態: 潛水前一天別熬夜、別酗酒。保持充足睡眠。飛行後建議休息一晚再安排潛水(尤其長途飛行)。潛水期間多喝水補充水分(但別一次灌太多,小口多次)。
- 藥物: 如果有固定服用的藥物(如暈船藥、慢性病藥),帶足量並隨身攜帶。暈船藥記得提前吃(依說明書,通常上船前30-60分鐘)。
4. 預訂與溝通:魔鬼在細節裡
- 提前預訂潛店: 特別是在韓國潛水季節的旺季,好的潛店和導潛檔期很滿!強烈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預訂。清楚告知你的證照等級、潛水經驗(次數、最近一次潛水時間)、裝備需求(自備/租賃哪些)、潛水天數和期望潛點。英文溝通通常沒問題。
- 確認集合時間地點: 韓國人普遍很守時。務必再三確認集合的準確時間和地點(通常是潛店門口或特定碼頭)。遲到可能導致潛水被取消或影響整團行程。
- 天氣備案: 再次強調天氣!跟潛店討論好,如果第一選擇的潛點因天氣無法去,備案是什麼?或者當天無法潛水,是否有退款或改期政策?(旺季通常比較硬,訂金可能不退;肩膀季或有商量空間)。了解清楚,避免爭議。
5. 當地資訊與現金
- 換匯: 雖然韓國大城市刷卡普及,但潛店費用、裝備租金、小費、部分小店餐飲、計程車等,還是現金最方便。提前在台灣換好韓圜,或在韓國機場、市區合法換錢所兌換。準備足夠現金。
- 交通與住宿: 研究好從你住宿地點到潛店的交通方式(公車、地鐵、計程車)和所需時間。住宿地點選擇離潛店或碼頭近的,會省下很多早起趕路的痛苦。
- 語言: 英文在主要旅遊區和潛店溝通基本沒問題,但學幾句簡單的韓文問候語(你好 안녕하세요 / Annyeonghaseyo、謝謝 감사합니다 / Gamsahamnida)會讓人感覺更親切。下載好翻譯APP備用。
韓國潛水準備清單懶人包 (出發前必核對!):
- 有效潛水證照 (實體卡 + 電子檔備份)
- 潛水日誌 (Logbook)
- 已購買有效的潛水保險證明 (電子檔+印出備份)
- 簽證確認 (免簽確認或有效簽證)
- 護照 (有效期6個月以上)
- 適潛健康證明 (如有需要)
- 個人常備藥物 + 暈船藥
- 潛店預訂確認信/聯絡方式
- 住宿資訊
- 當地網路方案 (SIM卡/WiFi機/漫遊)
- 足夠韓圜現金 + 信用卡
- 翻譯APP (Papago等)
- 緊急聯絡資訊 (保險公司電話、潛店電話、家人電話)
- 天氣預報APP (出發前持續關注)
把這些韓國潛水準備事項一一打勾,你心裡的底氣就足了,更能專心享受水下時光。準備工作馬虎不得,安全順利最重要!
韓國潛水裝備:保暖是王道,自帶更安心

終於來到裝備環節!韓國潛水裝備的關鍵字是什麼?「保暖」!即使是盛夏,韓國的水溫也比熱帶低不少,特別是深一點或潛完第一支出水後,體感溫度下降很快。裝備選擇得當,直接決定你潛得舒不舒服、能潛幾支。
核心裝備選擇:對抗溫度的戰鬥
- 濕衣 (Wetsuit): 這是韓國潛水裝備裡最最最重要的!
- 厚度: 絕對不能薄!夏季黃金季節:至少5mm全身濕衣 (Full Suit 5mm) 是標準配備。很多人會選擇 5mm連帽背心 (5mm Hooded Vest) 加上 5mm長袖長褲,或者直接穿 7mm濕衣。我自己在8月的濟州,穿5mm+5mm背心,25米深待個30分鐘,後半段就開始覺得有點涼了。如果怕冷,7mm 絕對是更保險的選擇。至於春末秋初(5-6月, 9-10月),7mm全身濕衣是基本要求,強烈建議搭配頭套 (Hood) 和 手套!水溫15-20度可不是開玩笑的,失溫很快。別想著省行李空間帶3mm,你會後悔!
- 材質: 選擇彈性好、密封性佳的材質(如高品質的Neoprene),保暖效果更好,活動也更自如。一分錢一分貨。
- 租賃 vs 自備: 在韓國租濕衣沒問題,潛店通常有各種厚度可選。但如果你怕冷或對衛生有要求(濕衣貼身穿),自備合身且保暖的濕衣是最佳選擇。租的濕衣可能比較舊、彈性差、或不合身(漏水就完全不暖了)。
- 頭套 (Hood): 強烈推薦必備! 即使夏天,頭部散熱非常快。一個薄款的潛水頭套(3mm或5mm)能大幅提升舒適度,特別是如果你像我一樣容易頭痛。春、秋季節,厚頭套(5mm或7mm)更是不可或缺。租賃的濕衣有時不包含頭套,或頭套狀況不佳,自備一個小小的頭套塞進行李不佔地方,非常值得投資。
- 手套: 同樣是保暖重點,也能防止手被礁石或繩索刮傷。夏季可以選擇薄款的3mm手套。春、秋季節建議5mm手套。韓國大部分潛點允許戴手套(但請絕對管好手,別亂摸生物!)。
- 配重: 因為濕衣變厚,浮力增加,你需要的配重鉛塊(Weight) 也會比在熱帶潛水時多不少!通常會多個2-4公斤都有可能。別擔心,導潛會幫你調整。這是正常的物理現象。
其他關鍵裝備:細節決定體驗
- 面鏡 (Mask): 強烈建議自備!租來的面鏡是否合臉型、是否容易起霧、繫帶是否舒適,都是未知數。一個貼臉、不起霧(配合除霧劑)的面鏡,讓你看清水下美景,體驗差很多。確保面鏡帶有備用!
- 蛙鞋 (Fins): 自備熟悉的蛙鞋最好,踢動效率高,省力。如果租賃,確保調節帶沒問題,大小合適。溫帶潛水水流有時較強,一雙好踢的蛙鞋很重要。
- 調節器 (Regulator) 和 BCD (浮力控制裝置): 這兩樣如果自備,潛水時會更熟悉順手,也比較衛生(特別是二級頭)。但體積重量大,攜帶較麻煩。租賃的話,韓國潛店提供的通常是主流品牌,保養狀況通常不錯(法規要求嚴格)。下水前務必仔細檢查,做呼吸測試和充排氣測試。記住,在韓國潛水裝備中,調節器的防寒能力也很重要,低水溫環境下,品質差的調節器容易出現「冰凍自由流」故障!好的潛店會維護他們的裝備。
- 潛水電腦錶 (Dive Computer): 必備!必備!必備! 重要的事說三遍。無論是自備還是租賃,一定要有!它即時監控你的深度、時間、免減壓極限、安全停留、升水速度、溫度…是水下最重要的安全裝置。在韓國潛水,水溫變化、可能遇到的流、潛點相對較深(很多點平均深度在18-25米),電腦錶提供的數據至關重要。不要依賴導潛的錶!對自己的安全負責。租賃費用前面提過了,值得花。
- 象拔 (DSMB/SMB) 與線輪 (Reel/Spool): 如果你是AOW等級以上且有操作經驗,建議自備並攜帶。韓國潛點船潛為主,船上可能有流,熟練使用象拔標示位置,對安全升水和讓船隻發現你很有幫助。即使導潛會帶,自己會用更保險。記得要事先練習!
- 潛水手電筒 (Torch/Dive Light): 即使白天潛水也建議帶一支小型的。用來看岩石縫隙或洞穴裡的生物(海蛞蝓、蝦蟹)、檢查沉船內部細節,或者萬一天氣轉陰光線變差時用。不是絕對必要,但帶了會讓探索更有趣。
韓國潛水裝備租賃注意事項
- 提前告知需求: 預訂時就清楚說明你需要租賃哪些裝備(濕衣厚度、BCD尺寸、是否需要電腦錶等)。
- 現場仔細檢查:
- 濕衣: 看是否有破損?拉鍊是否順暢?內部是否乾淨無異味?
- BCD: 充排氣閥是否正常?各管線是否有龜裂?快卸扣是否順暢?肩帶腰帶調整是否靈活?放入一點氣看是否漏氣?
- 調節器: 做呼吸測試(吸氣/吐氣是否順暢無阻力?)檢查一級頭、二級頭、備用二級頭、管線是否有破損?低壓管連接BCD充氣閥是否牢固?
- 氣瓶: 確認氣壓充足(通常是200 bar),檢查氣瓶閥、O-ring是否完好?氣瓶檢測標籤(VIP)是否在有效期內?
- 電腦錶: 開啟確認電量充足,設定是否正確(氣體、保守係數等 – 不懂請教導潛)。
- 勇於提出問題或更換: 如果檢查時發現任何疑慮,不要害羞,立刻要求潛店更換!安全第一。
個人貼心小物
- 除霧劑/口水: 面鏡起霧很惱人,帶好你信任的除霧產品(或直接用口水,最原始但有效)。
- 毛巾/潛水斗篷: 出水後迅速擦乾身體保暖非常重要!一條大浴巾或專用潛水斗篷(Changing Poncho)能讓你在船上或岸邊快速擦乾、換衣、保暖,避免失溫。韓國出水後風一吹,真的冷到發抖。
- 防曬用品: 選擇海洋友善 (Reef Safe) 的防曬產品,並且在穿濕衣前至少15-20分鐘塗抹,避免汙染濕衣內部或下水後溶解傷害海洋生物。物理防曬(帽子、防曬衣)也很有效。
- 保溫瓶裝熱飲: 帶一杯熱茶、咖啡或可可上船,潛完一支上來喝一口,暖身又暖心!
- 防水袋/乾袋: 裝手機、相機(非防水款)、錢包、換洗衣物等,防止被弄濕。
- 個人藥品: 再次提醒,暈船藥、個人常備藥。
韓國潛水裝備的核心思想就是:「寧願熱死(其實不會),不要冷死(真的有可能)」。保暖裝備到位,你才能專心享受韓國獨特的水下風光。別讓裝備不合適或準備不足,毀了你的潛水假期!自備關鍵的貼身裝備(面鏡、電腦錶、頭套、適合厚度的濕衣),會大大提升你的舒適度和安全感。租賃裝備則務必仔細檢查。
韓國潛水Q&A:教練來解答你最常問的問題
Q1:韓國可以潛水嗎?會不會很危險?
A:絕對可以潛水!而且非常值得一試! 別被韓國的四季印象騙了。如同前面提到的,它有豐富的韓國潛水地點(濟州、東海岸、南海岸、西海岸),每個區域都有其獨特的生態和景觀(海帶森林、火山岩地形、珊瑚礁、沉船、豐富底棲生物)。專業的潛店和導潛會確保在合適的韓國潛水季節、安全的天氣海況下帶你下水。危險性?任何潛水活動都有其固有的風險,關鍵在於選擇信譽良好的潛店、遵守安全規範、量力而行(別硬撐)、做好充分的韓國潛水準備(尤其是保險!),並使用維護良好的韓國潛水裝備。韓國對休閒潛水的管理相對規範,安全是有保障的。
Q2:韓國潛水一次多少錢?真的比東南亞貴很多嗎?
A:是的,比較貴。 具體的韓國潛水費用拆解可以回頭看前面的章節。簡單來說,單支船潛費用在台幣1,800元到3,100元之間,裝備租金也高(全套單日約台幣1,000 – 1,800元)。加上交通、住宿整體花費,確實比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高不少。主要原因是韓國生活成本高、潛店營運季節短(成本攤提)、船潛為主(油錢貴)、專業人力成本高。但換來的是截然不同的溫帶/寒帶潛水體驗和生態,這份獨特性就是價值所在。建議提前預算規劃,善用套餐和自備部分裝備來控制成本。
Q3:潛水後多久可以搭飛機?
A:這是關乎安全的重要問題! 請務必嚴格遵守:
- 單次無減壓潛水後: 建議至少等待 18小時 後再搭乘飛機。
- 一天內多次潛水或連續潛水多天後: 強烈建議等待 24小時 以上再搭飛機。
- 如果潛水計畫涉及減壓潛水(減壓停留)、超出休閒潛水極限(>40米)、或發生任何減壓病疑似症狀: 絕對禁止 在得到專業潛水醫師評估和許可前搭飛機,等待時間可能長達數天甚至數週。
為什麼? 飛機在高空的艙壓比地面低,類似於快速上升。如果潛水後體內殘留的惰性氣體(主要是氮氣)尚未完全排出,在低壓環境下,這些氣體可能迅速形成氣泡,阻塞血管或組織,導致嚴重的 減壓病 (Decompression Sickness, DCS),俗稱「潛水夫病」。症狀輕則關節疼痛、皮疹、疲勞,重則癱瘓、神經損傷甚至死亡。千萬不要心存僥倖!規劃行程時,務必在最後一次潛水後,預留足夠的「水面休息時間 (Surface Interval) 」再安排航班。安全永遠擺第一!
Q4:什麼人不適合潛水?
A:潛水不是適合所有人的活動。 安全起見,以下情況的人通常不適合進行休閒水肺潛水:
- 未經訓練或無有效證照者: 這是基本門檻。
- 有特定健康問題者:
- 心肺疾病: 如嚴重心臟病、冠心病、心律不整(未控制)、高血壓(控制不佳)、氣喘(尤其是運動誘發型或近期有發作)。
- 肺部疾病: 如氣胸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肺氣腫、活動性肺部感染(如肺炎)。
- 耳鼻喉問題: 無法做耳壓平衡(如嚴重鼻竇炎、感冒鼻塞、耳咽管功能障礙)、近期耳部手術。
- 神經系統疾病: 如癲癇、曾發生原因不明的意識喪失、某些腦部疾病。
- 精神疾病: 可能影響水下判斷力或產生恐慌者(如嚴重幽閉恐懼症、恐慌症)。
- 懷孕婦女: 潛水對胎兒的影響尚未明確,一般建議孕婦避免潛水。
- 近期經歷手術或受傷: 特別是涉及肺部、胸腔、鼻竇、耳朵或骨骼關節(影響活動)的手術,需醫生評估痊癒狀況。
- 藥物影響: 服用可能導致嗜睡、判斷力下降或影響耳壓平衡藥物者。
- 年齡限制: 大多數潛水組織要求最低年齡(通常8-10歲可體驗,12歲以上可取得青少年證照),最高年齡無絕對限制,但需身體狀況極佳並經醫生評估。
- 不懂游泳或極度怕水者: 雖然潛水不需要是游泳健將,但必須具備基本的水性(如不恐慌、能漂浮、踢動前進),能在水面處理基本狀況(如面鏡進水清除、調節器尋回)。極度怕水、無法放鬆者在水下容易恐慌,非常危險。
重要原則: 在開始潛水課程或行程前,務必誠實填寫 「潛水員醫療問卷」 (如前面韓國潛水準備章節所述)。如果問卷中有任何「是」的答案,必須在參與潛水活動前,取得醫師的「適潛證明」。絕對不要隱瞞健康狀況!這是對自己生命負責。安全永遠是享受潛水樂趣的前提。
希望這篇超詳細的「韓國潛水」攻略,能幫大家解開疑惑,做好準備!身為一個跑過不少地方潛水的教練,韓國潛水帶給我的新鮮感和震撼,真的很特別,特別是那片陽光下的海帶森林…嘖嘖,想起來還是很感動!
當然,它不是一個便宜的選擇,潛水條件也比較挑戰(水溫、天氣),但如果你熱愛探索未知的水下世界,想看看與熱帶珊瑚礁截然不同的生態樣貌,韓國絕對值得你放入潛水版圖。重點就是:選對季節、找好潛店、保暖做足、安全第一。
準備好了嗎?也許下一次潛水旅行,我們就在韓國的海底相遇呢!下水記得注意安全,Enjoy Diving!我是王教練,我們水裡見!
我是王先生,一個住在墾丁的潛水教練。其實我不太喜歡寫自我介紹,總覺得有點彆扭。但既然開了這個部落格,總得讓大家知道我是誰。
第一次潛水是在大學畢業那年,朋友拉我去綠島玩。那時候根本不會游泳,硬著頭皮下水,結果被海水嗆得半死。現在想想還真蠢,連基本技巧都不會就敢下去。那次之後反而激起我的興趣,開始認真學潛水。
後來考到教練證照,在墾丁待了快十年。看過太多人把潛水想得太浪漫,其實這工作沒那麼美好。有時候水很濁,什麼都看不見;有時候遇到颱風,整個月都沒收入。最討厭的是那些不遵守規則的遊客,總以為付錢就是大爺。
不過海底世界確實迷人。記得有次在後壁湖遇到一隻大海龜,牠就那樣靜靜地看著我,我們對視了快五分鐘。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就像兩個不同世界的生命突然有了交集。
寫這個部落格是想記錄這些年看到的東西。我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就是分享些真實經歷。有時候寫得很隨興,想到什麼寫什麼。潛水這行當教會我,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與其想太多,不如直接跳下去。
最近發現墾丁的珊瑚越來越少,心裡挺難受的。以前隨處可見的魚群,現在要游很遠才看得到。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開始寫作,總得留下點什麼,證明這些美麗的東西曾經存在過。
如果你也喜歡潛水,或是對海底世界好奇,歡迎常來看看。我不敢說自己多專業,但至少說的都是真話。對了,別問我哪裡潛點最棒,這問題太難回答。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重點是你用什麼心情去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