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潛水紀行
  • 隱私政策
  • 首頁
  • 其他潛水地區
  • 台灣潛水
  • 小琉球潛水
  • 沖繩潛水
  • 綠島潛水
潛水紀行我們是由海洋生物研究者、潛水教練與水下攝影師組成的專業團隊,深耕台灣周邊海域與亞太潛點,專注於提供台灣本島、沖繩、綠島、小琉球特色潛水攻略。
  • 首頁
  • 其他潛水地區
  • 台灣潛水
  • 小琉球潛水
  • 沖繩潛水
  • 綠島潛水
  1. 首頁
  2. 小琉球潛水
  3. 「潛水裝備全攻略」新手必看!從面鏡到調節器,完整裝備清單與選購指南
潛水裝備

「潛水裝備全攻略」新手必看!從面鏡到調節器,完整裝備清單與選購指南

發佈時間:2025年7月16日更新時間:2025年7月16日小琉球潛水

各位潛水的同好,大家好!我是王教練,在這片藍色領域泡了將近二十年,從學員到教練,說穿了,就是個離不開海的「裝備控」。你們知道嗎?剛開始接觸潛水時,光是挑一套潛水裝備就讓我頭痛得要命,進到店裡五花八門,店員舌燦蓮花,花了大錢買回家,結果有些東西根本用不順手,有些甚至下水兩次就開始出狀況,那種感覺真的很嘔。所以啊,今天就想用過來人的經驗,跟大家掏心掏肺聊聊怎麼挑選、保養、用好你的潛水裝備,讓你花的每一分錢都扎扎實實提升你的水下體驗,別再走我當年的彎路!

目錄

  • 核心潛水裝備解析
    • 浮力控制裝置:水下的駕駛座
    • 調節器組:水下呼吸的命脈
    • 潛水電腦錶:你的潛水保鑣兼教練
      • 主流電腦錶比較表 (老王真心評價)
    •  
  • 個人防護潛水裝備:舒適與安全的關鍵
    • 潛水衣
    • 面鏡與蛙鞋
    • 其他貼身小物
  • 潛水裝備保養
    • 每次潛水後
    • 定期保養與存放
  • 特殊需求與進階裝備
  • Q&A時間:老王來解答!

核心潛水裝備解析

浮力控制裝置:水下的駕駛座

別小看這件像背心的東西,它可是你在水下的平衡核心!買BCD,舒適度絕對要擺第一。想像一下,背著不合身的東西在水下待個把小時,那簡直是酷刑。肩膀、腰帶的位置有沒有壓迫感?背板軟硬是否適中?一定要親自試背,最好還能模擬背上氣瓶的感覺。

口袋多寡也很關鍵!對我這種水下攝影愛好者來說,口袋簡直是寶庫,放備用鏡、小工具、相機配件,甚至撿到的小貝殼(當然要遵守潛水道德),都得靠它。我個人偏好有獨立洩氣閥設計的BCD,尤其是肩膀位置的,做安全停留時洩氣那個順手啊!不過老實說,有些品牌的快卸扣設計真的很反人類,戴著厚手套時根本打不開,買之前務必戴手套試試操作!

調節器組:水下呼吸的命脈

這可是把氣瓶裡的高壓氣轉化成你能呼吸空氣的關鍵!挑選調節器,我認為「可靠」二字最重要。畢竟水下呼吸出問題,那是要命的事。知名大品牌通常經過嚴苛測試,雖然價格高點,但安心無價。我自己的第一組調節器就是貪便宜選了副廠,結果在菲律賓某個潛點,下到15米左右,二級頭突然開始「嘶嘶」漏氣,那種緊張感我到現在都記得(幸好備用源就在嘴邊)。那次之後,我就乖乖投資頂級廠牌了。

至於環境密封,如果你常在冷水中潛水(像是台灣東北角冬天),這個功能真的很重要!它能防止低溫造成調節器內部結冰導致無法呼吸。另外,調整呼吸阻抗的功能我也很愛,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調節吸氣的鬆緊度,尤其對新手來說,輕鬆呼吸能大大緩解緊張。

潛水電腦錶:你的潛水保鑣兼教練

我必須說,這是我認為除了氣瓶和調節器之外,最值得投資的潛水裝備!它不僅僅是看時間和深度那麼簡單。

核心功能必須檢查:

  • 減壓計算(這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 殘壓顯示(無線傳輸超方便,不用再扭脖子看錶)
  • 安全停留提示
  • 潛水日誌自動記錄(相信我,手寫到後來一定會懶)
  • 多種氣體支援(玩高氧必備)

主流電腦錶比較表 (老王真心評價)

產品型號 最大優勢 適用對象 老王點評
Shearwater Teric 頂尖性能、超清晰AMOLED螢幕、技術潛水首選 進階潛水員、技術潛水玩家、追求頂級者 螢幕真的美到犯規!功能強大,但價格也「頂天」。
Garmin Descent G1 Solar 強大日常運動功能、太陽能充電續航力驚人 戶外運動愛好者、休閒潛水員、重續航者 日常戴著也好看又實用,潛水功能夠用,太陽能加分!
Suunto D5 操作直覺、介面簡潔漂亮、電腦錶手機整合方便 休閒潛水員、愛好科技感與手機連動者 手機同步資料超快,介面很潮,電池續航稍弱是遺憾。

潛水衣

個人防護潛水裝備:舒適與安全的關鍵

潛水衣

選潛水衣,水溫是決定性因素!

防寒衣厚度參考:

  • 3mm 兩件式:台灣夏天普遍適用(水溫約28-30°C),活動性佳。但怕冷的朋友可能覺得有點涼。
  • 5mm 一件式:台灣春秋季主力(水溫約24-27°C),冬天東北角或較深潛點也勉強可用(我冬天在東北角穿5mm加帽加背心還是會抖)。
  • 7mm 或乾式潛水衣:台灣冬天(尤其東北角、水溫可低至20°C以下)、國外水溫較低區域必備。乾衣是另一個大坑,但真的很保暖!

材質方面,開孔式發泡橡膠內裡超級貼身保暖,但穿脫需要配合潤滑液(通常是嬰兒洗髮精加水),比較麻煩;絨毛內裡穿脫方便許多,保暖性也不錯,是休閒潛水的主流選擇。記得試穿時要做些大動作,確認肩部、膝蓋等關節處是否會過緊卡卡的。

面鏡

面鏡與蛙鞋

面鏡:

  • 服貼度測試:不繫帶子,輕輕把面鏡按在臉上,輕輕吸氣,面鏡能吸住不掉下來,表示初步吻合臉型。記得同時確認鼻樑處是否舒適,還有「壓迫感」問題,特別是太陽穴附近,戴太久可能會頭痛。
  • 視野:雙面鏡片設計通常視野較寬廣,單面鏡片則更緊湊、流線。低容積設計(鏡片離眼睛近、鏡框空間小)排水會更容易。
  • 矽膠裙邊:透明矽膠透光好,適合攝影或光線較暗處;黑色矽膠減少反光干擾,水下視野更清晰。我個人偏愛黑色裙邊,專注力比較好。

蛙鞋:

  • 長蛙鞋 vs 短蛙鞋 :長蛙腳效率高、推進力強,適合踢法標準的潛水員(自由潛水必備),但在狹窄空間或船上移動不便;短蛙鞋靈活、易操控,尤其適合背氣瓶的休閒水肺潛水,上下船方便。我現在幾乎只用短蛙,省力又好帶。
  • 材質:軟、中、硬質塑膠影響踢動所需力道和推進效率。初學者建議選軟或中性質,比較不易抽筋。套腳式或調整帶式?套腳式需要搭配潛水靴,保護腳底也保暖;調整帶式可直接穿(但海水泡久腳會冷),也可穿靴子。看個人習慣和潛點環境。

    潛水衣

其他貼身小物

  • 潛水手套:保護雙手不被珊瑚刮傷、不被繩索割傷(水下漁網、繩索很危險!),冬天還能保暖。注意有些保護區是禁止戴手套的(怕你亂摸)。
  • 潛水靴/潛水襪:保護腳底、保暖、方便穿套腳式蛙鞋。厚度選擇要看你的蛙鞋鞋兜空間夠不夠。
  • 潛水頭套:失溫最快就是頭部!小小一頂保暖效果驚人。選個自己喜歡的顏色或圖案吧!
  • 配重系統:配重帶要牢固,快卸裝置要順手且可靠(這是安全裝置!)。分散式的配重系統(如整合進BCD)可以改善浮力平衡,減少腰帶下墜感。

面鏡

潛水裝備保養

裝備買回家不是就沒事了,「保養才是真愛」!再好的潛水裝備,不保養也會提早退休。

每次潛水後

徹底淡水沖洗: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步!尤其是海水浸泡過的BCD、調節器、潛水衣、蛙鞋。鹽分是裝備的頭號殺手!
仔細清洗:特別是BCD內部,一定要用專用清洗閥連接水管注入淡水沖洗內部,避免積水滋生細菌產生異味。調節器要用專用防護蓋蓋住一級頭後,用低壓水流輕輕沖洗外部,絕對不能直接對一級頭的氣孔沖水!潛水衣內外都要洗乾淨,別讓汗水鹽分殘留。
陰乾:所有裝備都要在通風陰涼處晾乾,避免陽光直射!紫外線會讓橡膠、尼龍布等材料快速老化脆化。濕的裝備不要長時間悶在袋子裡,會發臭發霉!

定期保養與存放

  • 調節器:按照廠商建議時數(通常是每年或每100潛次)送回專業技師做保養(O環更換、內部清潔潤滑、壓力測試)。這錢千萬不能省!
  • BCD:檢查拉鍊、快卸扣、充排氣閥是否順暢。內部若有異味,可用專用清潔劑浸泡清洗。存放前確保內部完全乾燥,可以稍微充點氣避免內膽黏在一起(但不要充飽)。
  • 潛水衣:清洗後用專用衣架掛起(避免肩部變形),避免折疊重壓造成發泡橡膠永久性壓痕。可在拉鍊處塗點專用蠟保持順滑。
  • 氣瓶:定期做水壓測試和目視檢查,確保安全。這是法律規定!別拿生命開玩笑。
  • 電腦錶:檢查電池電量(鋰電池的也要注意),按說明書建議更換電池或充電。定期用淡水沖洗按鍵縫隙。更新軟體韌體。

潛水衣

特殊需求與進階裝備

當你潛得更深入、目標更明確時,可能需要考慮這些裝備:

  • 水下攝影裝備:相機、防水殼、燈光系統、穩定器… 這是另一個深不見底的錢坑!我的經驗是,先練好中性浮力和潛水技巧,再開始玩水下攝影。否則你忙著調整相機,撞到珊瑚礁或驚擾生物,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好看。好的防水殼價格常常比相機本體還貴,但安全性絕對值得投資。燈光對於色彩還原至關重要。
  • 高氧潛水:這種氣體含氧比例高於空氣(通常為32%或36%),氮氣比例較低。好處是能延長免減壓停留時間或縮短減壓時間,特別適合接連幾天多潛的情況,讓你感覺沒那麼疲累。但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考取高氧專長證照),學會分析氣體、操作專用設備(潛水裝備需標示「Oxygen Clean」並貼上高氧標籤),並理解氧氣中毒的風險與深度限制。不是所有潛店都提供高氧氣瓶哦。
  • 殘壓傳感器):現在很普及了!裝在氣瓶一級頭上,將殘壓資訊無線傳輸到你的潛水電腦錶上顯示。超級方便,不用再費力扭頭去看氣壓錶了(特別是背雙瓶時)。但記得出發前檢查電池電量並確保它和你的電腦錶成功配對!
  • 水面定位裝置:這根長長的橘色或黃色充氣管,是你在水面讓船隻或其他潛水員看到你的重要安全裝備!特別是在船潛結束、需要在水面等待接駁船時,或者進行放流潛水結束時,一定要打上你的象拔。學會正確使用它(包含在水下充氣釋放)是進階潛水員必備的技能。別小看它,關鍵時刻能救命。

面鏡

Q&A時間:老王來解答!

Q:潛水衣裡面要穿衣服嗎?
這個問題超多人問!答案是:通常不需要,也不建議! 為什麼?

保暖性:潛水衣的保暖原理是讓緊貼皮膚的薄薄一層水被體溫加熱形成隔熱層。穿衣服(尤其是棉質)會阻隔這層水膜形成,反而讓你更容易失溫。想想濕掉的棉T恤貼在身上有多冷就知道了!
舒適度:多穿一層衣物會增加束縛感,尤其在水下活動時可能摩擦不舒服。潛水衣內裡設計本就是與肌膚直接接觸的。
例外情況:有些特殊情況可以穿:

  • 水母衣/Rash Guard:極薄、貼身的防磨衣(通常是聚酯纖維或尼龍材質)。目的主要是防止潛水衣內裡摩擦敏感肌膚(特別是脖子、腋下),或者在穿脫濕式潛水衣時增加潤滑度。它本身幾乎不提供額外保暖。
  • 極寒冷環境:在非常寒冷的水域(例如冰潛),潛水員可能會在乾式潛水衣裡面穿專門的保暖內衣(也是特殊材質,不會吸水)。但這與穿普通衣服完全不同概念。 所以,大多數休閒潛水情況下,直接貼身穿潛水衣是最佳選擇! 確保潛水衣清洗乾淨就好。

Q:為什麼自由潛水可以憋氣這麼久?
這個問題其實不完全算是潛水裝備的問題,但跟水下活動密切相關,而且很多人好奇!自由潛水員驚人的閉氣能力(動輒好幾分鐘)並非天生神力,而是透過科學訓練的結果:

  • 「哺乳動物潛水反射」的激發:當臉部接觸冷水並閉氣時,人體會自動啟動一系列生理反應:心跳減緩(心動過緩 Bradycardia)、周邊血管收縮(把血液集中供應給大腦和心臟等重要器官)、脾臟收縮釋放更多攜帶氧氣的紅血球。這些都是為了極致節省氧氣消耗。訓練能加強這種反射的啟動速度和強度。
  • 呼吸技巧與放鬆:自由潛水員會學習特殊的「全呼吸」技巧,最大化肺部氣體交換效率。更重要的是學會極度的身心放鬆。緊張、恐懼會大幅增加耗氧量!訓練包含大量的靜態閉氣練習,學習在閉氣中保持平靜和專注。我嘗試過靜態閉氣訓練,那過程中的心理對抗比生理更難熬!
  • 二氧化碳耐受度提升:閉氣後期想呼吸的衝動,主要是體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樞所致,而非缺氧。自由潛水訓練會刻意讓身體習慣更高的CO2濃度,延後產生呼吸慾望的時間點。這需要循序漸進的訓練,非常強調安全。
  • 高效能動作技巧:自由潛水下潛時,採用流線型姿勢(如鴨式下潛)和高效的踢蛙鞋技巧(通常用長蛙),目的就是減少不必要的耗氧。每一個動作都講求精準經濟。 總結來說,自由潛水的長時間閉氣是生理潛能開發 + 心理控制 + 高效技術的綜合體現,必須在有經驗的教練指導下進行安全訓練,切勿自行模仿!

說到美好的潛點,不得不提台灣的瑰寶——小琉球!那裡的海龜真是多到讓人驚喜(當然,記得保持距離觀察)。清澈溫暖的海水、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非常適合各級潛水員。如果你對探索小琉球感興趣,这篇超詳細的攻略《小琉球潛水全攻略:環境介紹、最佳季節、體驗心得、行程推薦、民宿選擇與費用解析!》,涵蓋了所有你需要知道的資訊,從怎麼去、什麼時候去最好、有哪些潛點特色、到住哪裡比較方便划算,寫得非常實在,新手老手都能參考。

關於作者

我是王先生,一個住在墾丁的潛水教練。其實我不太喜歡寫自我介紹,總覺得有點彆扭。但既然開了這個部落格,總得讓大家知道我是誰。

第一次潛水是在大學畢業那年,朋友拉我去綠島玩。那時候根本不會游泳,硬著頭皮下水,結果被海水嗆得半死。現在想想還真蠢,連基本技巧都不會就敢下去。那次之後反而激起我的興趣,開始認真學潛水。

後來考到教練證照,在墾丁待了快十年。看過太多人把潛水想得太浪漫,其實這工作沒那麼美好。有時候水很濁,什麼都看不見;有時候遇到颱風,整個月都沒收入。最討厭的是那些不遵守規則的遊客,總以為付錢就是大爺。

不過海底世界確實迷人。記得有次在後壁湖遇到一隻大海龜,牠就那樣靜靜地看著我,我們對視了快五分鐘。那種感覺很難形容,就像兩個不同世界的生命突然有了交集。

寫這個部落格是想記錄這些年看到的東西。我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就是分享些真實經歷。有時候寫得很隨興,想到什麼寫什麼。潛水這行當教會我,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與其想太多,不如直接跳下去。

最近發現墾丁的珊瑚越來越少,心裡挺難受的。以前隨處可見的魚群,現在要游很遠才看得到。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開始寫作,總得留下點什麼,證明這些美麗的東西曾經存在過。

如果你也喜歡潛水,或是對海底世界好奇,歡迎常來看看。我不敢說自己多專業,但至少說的都是真話。對了,別問我哪裡潛點最棒,這問題太難回答。每個地方都有它的故事,重點是你用什麼心情去看。

Tags: 潛水衣, 潛水裝備, 面鏡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彙整

  • 2025 年 7 月
  • 2025 年 6 月
  • 2025 年 5 月

Calendar

2025 年 7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6 月    

分類

  • 其他潛水地區
  • 台灣潛水
  • 小琉球潛水
  • 沖繩潛水
  • 綠島潛水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潛水紀行 隱私政策